促消费政策频出 持牌消费金融迎来发展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阅读:100次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到“十四五”规划,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或多或少都提到了多举措促消费的相关内容。

  然而,消费的提振需要消费金融服务实体,推动消费增长。在此背景之下,以马上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持牌消费金融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拉动消费,

  持牌消费金融致力服务实体经济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发展,金融机构责无旁贷。今年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指出,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增加活力。要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以改善民生为导向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

  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有效促进消费,推动经济供需循环畅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文表示,要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充分释放线上经济潜力;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开辟服务消费新模式。与此同时,国常会也曾提出要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创新无接触消费模式。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振消费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据了解,以马上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正在全力加强数字化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数字化消费金融服务能力,以更高效的拉动消费、服务实体经济。成立五年来,马上消费累计研发投入超10亿元,自主研发900余套涵盖消费金融全业务流程及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术系统,累计申请专利数量已超过230项。

  在众多提振消费的利好政策之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消费金融公司批筹进程明显加快,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成为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补充,重点服务市场下沉用户,还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渠道。

  关于差异化定位,2020年11月,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已经明确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应结合国家政策导向,经济金融发展规律和市场环境变化趋势,明确与商业银行差异化、专业化的发展定位,探索优势细分领域,优化业务模式。

  迎政策利好,

  持牌消费金融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金融是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受疫情影响,消费金融行业受到不小冲击,但伴随政策回暖,监管框架日益完善,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吸引更多机构“跑步”进入这一领域。同时,随着网络小贷业务的收紧,以及网贷平台清退完成,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将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业务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来说,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至关重要。相比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特别是中小消费金融公司,在融资渠道、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上仍然受到较多限制,除股东增资和同业借款,其他融资渠道均存在准入门槛。

  但是经过十年多的发展,部分消费金融公司获取资金的渠道由股东增资和同业借款,逐步向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资产证券化(ABS)等多元化方式发展。如,马上消费截至目前已经全面打通了集注册资本、股东存款、同业借款、同业拆借、ABS、金融债于一体的多元化全渠道融资体系。

  随着监管政策日益严格,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渠道多元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上述提及的《通知》提出,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可以向属地银保监局申请将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30%;鼓励消金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增加资本补充方式。

  这意味着,在以前股东注资以及发行ABS、金融债、同业拆解等获取资金的方式上,消费金融公司有了新的融资渠道,这无疑又是一项利好政策。马上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消费金融公司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广泛的融资渠道也能够帮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