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8日 来源:金融时报 阅读:44次
具有数量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等特点的保险资金,在服务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方面拥有天然优势,也被寄予厚望。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0.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5%,保险资金通过债券、股票和非公开市场投资为实体经济融资18万亿元。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袁序成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在改革开放的整体推动下,保险资金运用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
险资运用渠道不断拓展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在政策层面继续优化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路径,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引导险资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国务院金融委会议今年多次提及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后,今年5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放宽保险资金投资的资本补充债券发行人条件、取消可投债券的外部信用等级要求等举措,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配置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空间。负债久期长是保险资金的一大突出特点,而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实际期限往往为5年甚至更长,放宽险资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限制,无疑有利于缓解险资所面临的长期限信用债品种稀缺问题,改善其资产久期结构。更为重要的是,监管部门通过政策层面的“松绑”,引导保险资金支持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有利于作为服务小微企业主力军的中小银行及时补充“弹药”,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
保险资金在今年拓展的新投资渠道不止于此。今年9月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债转股投资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对险资投资债转股投资计划作出明确规范。在业内人士看来,险资不仅可以凭借投资债转股介入成本较低、预期回报较高等特点提升自身投资收益,而且鉴于市场化债转股投资项目所涉及的标的企业多是国民经济的关键行业,险资参与债转股同样有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韧性。《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包括太平人寿、光大永明资产等在内的保险机构均已在年内参与相关债转股项目。
险资运用渠道不断拓宽,也对保险机构的投资能力和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推动保险资金通过更多方式加强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在今年搭建起“1+3”保险资管制度框架,并且强调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在防范险资运用风险的前提下稳步促进提升险资运用效率。
加大对实体企业的融资支持
我国经济实现创新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本供给结构,提高以股权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比重。数据显示,经过多年发展,企业股权已经成为保险资产配置的重要品种。截至2020年9月末,保险资金通过股权直接投资、股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企业股权规模2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0%,成为金融业可提供股权性资本的主要机构投资者。
“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直接融资需求。保险资金可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服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开展的股权融资,从而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股权融资也有助于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经营压力,未来股权融资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可能会有所上升。”一位保险资管业内人士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是,依据此前的监管规定,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权仅限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以及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等特定企业的股权,这显然不能够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方面的长期资金优势。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银保监会在今年11月份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险资可在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条件下,综合考虑偿付能力、风险偏好、投资预算、资产负债等因素,依法依规自主选择投资企业的行业范围。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表示:“股权投资是保险资金配置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保险资金支持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支持实体经济和民生建设、提升保险资金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放开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的限制,有助于保险行业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构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先进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长期、稳健、持续性资金的专业优势,切实助力实体经济和民生领域建设。”
发挥好资本市场“压舱石”作用
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投资A股占总市值的3.44%,投资债券规模占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的6.49%。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依旧积极推动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入市。银保监会在7月份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指标,划分了8个档次的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其中最高可达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5%,以赋予保险公司更多投资自主权,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更多长期资金。据相关测算,随着权益类投资监管比例“天花板”上调,预计能够为资本市场带来1万亿元至1.2万亿元左右增量资金。
在监管部门鼓励险资入市的政策春风推动下,保险资金在今年权益市场上表现得格外活跃。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统计,今年以来,已发生21次险资举牌行为,数量创下近5年新高。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险资仍会面对低利率环境,加上非标资产大量到期,优质投资资产稀缺,随着科创板和创业板带来的新机遇,保险资金配置更多优质权益资产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开展权益投资也是保险资金为实体产业提供长期稳定优质资金,实现金融资本与实体产业共赢的重要方式。在前述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袁序成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更好地发挥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的优势,加大对国家战略和企业的长期融资支持力度。
在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方面,袁序成透露,将优化监管政策,对保险资金投资先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此外还将修订完善保险资金股权投资、保险私募基金政策,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的长期资本性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