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7日 来源: 阅读:126次
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仍然过重,总体经营成本偏高的现状仍未根本改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减轻实体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压力?面对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以经济界别为主的民建人士又提出了哪些建议?在今年两会上,民建中央提交的《关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提案》和《关于提振民企投资信心应对民间投资下行的提案》中,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给出了可行之策。
出实招降低企业成本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在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方面,民建中央建议:第一,优化税制结构。一是加大涉企税种整合归并减免力度。二是降低普遍适用的间接税(如增值税)比重,提高针对特定征收对象的间接税(如消费税、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比重。三是提高直接税收入规模和占比。
第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通过完善立法清除不合理、未经授权的收费。二是进一步梳理和精简清单目录,并制定违规执行的问责机制。三是在严格核算评估、认证、检测等收费项目成本的基础上,及时降低收费标准。四是建立常态化的清费减负机制。
第三,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一是采用企业、低收入人群自缴和各级财政补贴共同负担的办法制定缴费标准,灵活调整社会保险缴费率。二是探索把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合并。三是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机制,使其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四是将房价控制在合理范围。
第四,着力降低物流成本。一是积极推进公路收费制度改革。二是切实解决配送车辆进城问题。三是运用大数据系统来优化运输体系。四是发挥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统一协调物流信息标准,提高物流效率。
此外,还应重视发挥资本市场、金融机构等作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培育高技能人才,不断推进传统制造业技改升级。
提振民企投资信心
针对近几年受国外市场疲软出口不振、国内产能过剩挤压实体投资回报率、公共投资“挤出效应”逐渐显现等影响,导致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民建中央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引导民间投资转型升级,扭转“脱实向虚”态势,提升民企转型能力,让民企“能投资”。实施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工程和工业强基工程,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推动过剩产能退出,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打造,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优质企业和“高精尖”项目集聚和流转。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现和培育新市场、新领域、新模式,把推进新兴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作为企业转型的新契机。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激发民企投资活力。
其次,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增强政府和国企投资的引导“协同效应”,防止对民间投资“挤出效应”,让民企“有空间投”。放宽市场准入,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步消除各类显性或隐性门槛;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民间投资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最大限度地为民间资本腾出投资空间。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门槛。增强政府和国企投资的引导协同效应,大力推广PPP模式,发挥政府资本的引导放大效应和民间资本的灵活、创新优势,形成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合力。
再次,调整金融结构,形成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使民间投资“有钱可投”。放宽金融市场准入,培育更多的金融主体,完善多层次“门当户对”的间接融资体系。创新贷款抵押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订单等质押贷款业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规范融资中评估、审计、保险等金融中介服务收费,构建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降低融资担保成本。推进政府引导基金与民间资金共同承担风险,培育以天使、风投和股权投资基金为主的多层次的直接投资体系。稳步发展“新三板”市场,规范股权众筹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业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极力减少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此外,组合出拳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让企业有利可图,使民企“想投资”;尤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完善产权制度,政府诚实守信,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安全放心的投资环境。维护政策的连贯性和确定性,稳定投资预期,提振投资信心,鼓励民企“长期投资”,让民间投资“活水”涌流。